朝云二十三年,盛夏。
启朝国,宛州,和圆县,小荷村。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两轮明月,一轮随四季变幻、阴晴圆缺,一轮清辉常在、暗夜长明。”
“但就在五百年前,后者似是被天狗所食,不见踪影,从此,天上就剩下一轮月亮。”
“又过了几年,北边天染霞光,经久不散,传说那霞光蔓延千里不绝,煞是好看,许多修士都认为那里是修炼的洞天福地,慕名前往。”
“也有修士认为那是天光染血,是大凶之兆——这样认为的人少。”
“因为去的修士多了,北边的霞光渐渐消散,不到十年,北边的天色又重新恢复湛蓝。”
贺书荧合上书,看着面前围着的一群小屁孩,故作凶恶道:“故事讲完了,怎么还不走?”
小胖墩蹲在贺书荧手边疑惑地念出书封上的四个字:“基、础、修、仙。”
随后眨了眨不大的眼睛道:“书荧姐姐,你还在想修仙的事啊?”
贺书荧神色一顿,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只得嘴硬道:“我就看看,看看还不行吗?”
小胖墩旁边的小猴子说:“书荧姐姐,你不是修不了仙吗?看这书有什么用?”
接着稀稀拉拉的闲言碎语便钻入贺书荧的耳中。
“我娘说千万不要跟她学,修仙修不成还把家底败光了。”
“嗯嗯,我娘也这么跟我说。”
贺书荧站起身比这群小鬼头高一截,一手叉腰,一手高高举起吓唬道:“再胡说八道,小心我打你屁股。”
“哼!我告诉我娘去。”
“就是,咱们不跟她玩了,走。”
……
小胖墩看着贺书荧手里的半个馒头咽了咽口水道:“书荧姐姐,你那馒头能不能给我咬一口。”
贺书荧看着手里有些发干发硬的馒头,没忍住又叹了口气,就这样的馒头对于她家来说就是珍品,平时都舍不得吃。
今天她爹去县里送菜,何氏把馒头给了她,她便想拿来送给爹,于是她斩钉截铁道:“不给,回家找你娘去。”
小胖墩瘪着脸转身逃也似的跑走,带起一阵尘土,嘴里哭喊道:“娘——她欺负我——”
眼见烦人的小屁孩终于走了,贺书荧重新坐回石头上,翻着手里有些破烂的书籍,而后嗤笑着将其搁在一旁,身子向后一仰,看着湛蓝的天空,闻着周身淡淡的荷花香气,闭目回想起一些事情。
她这副身体今年十四岁,仔细算算,她居然已经在这个世界待了五年。
不得不说,她重生后的这个家,是真穷啊,不仅是她这个家,在她看来,整个村子都没有有钱的。
村子被群山包围,与世隔绝,六七十户人家,大约两百多个人。
黄泥和着干草盖上两块木板就是家,山上野菜焯水就是一日两餐,倒是也种菜,但都是为了送到县里去卖,喝的是自家挑的山泉,穿的是苎麻做的粗布麻衣,能不花钱就不花钱。
她刚开始以为自己只是穿越到一个普通的架空王朝,万万没想到这个世界居然真的可以修仙。
就是可以御剑飞行、劈山填海的那种修仙。
别人穿越或身怀异宝或有金手指或出身名门,而她,穿成了可以修仙的、封建王朝中的、贫穷且废灵根的农家女——彻底粉碎了她最初知道可以修仙时想要修仙的梦想。
那些小孩说她“修仙修不成还把家底败光。”也是有据可考。
方才说了,这是一个可以修仙的封建王朝,入宗门,就相当于参军。
每一城设一处宗门,宗门有辅助官府守卫百姓安危与铲除邪祟之责,若是与邻国发生战事,宗门修士也要身先士卒。
因这些原因,王朝对修士很是优待,只要一人能成功进入宗门,全家便能获得朝廷丰厚的补助。
律法规定,九岁以上的人都能去参加宗门的招募。
每年多达上万人去参加宗门选拔,但每年通过选拔的也就十几个。
进入宗门,要查验天赋、血脉和根骨,只要有一项不合格,便进不了宗门。
原主早慧,自小就懂得体谅父母,最大的梦想就是进入在宛州城驻守的青云宗修仙。
但原主修炼天赋在一群人中很突出。
——差得突出!
听同村的孩子说,原主刚进去没多久就被人从青云宗里抬出来的,连第一关测试都没过。
可能是受到的打击太大,原主进入青云宗后的记忆很模糊,连贺书荧都不知道原主在青云宗那半天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出来后一病不起。
贺家老两口操劳了大半辈子,就得了贺书荧这么一个宝贝丫头,因早产,自幼身体就不太好,爹娘尽心尽力地养着才活到九岁。
老来得子,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连名字都不肯随便,当村里的姑娘都叫什么“二丫”“春花”“翠花”的时候,“书荧”这个名字可谓独树一帜。
这名字是老两口花钱请县里的大仙算出来的,寓意饱读诗书、荧辉熠熠。
可见贺家对原主是真的疼到骨子里。
眼见自家宝贝疙瘩缠绵病榻,老两口愁得头发花白,明明只有四十多的人却被摧残得像六十岁。
上天有情又无情,就算爹娘掏空家底又借钱给她治病,原主还是没能挺过那个冬天,却给了贺书荧一个重生的机会。
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时醒时昏,等她彻底好了,没过几天就看见老两口手里拿着一本《基础修仙》献宝似的捧到她面前,眼里闪着泪光着跟她说:
“儿啊,不去宗门也能修炼,爹娘给你买了书,在家照着书也能修炼,你可莫要再为这事病了。”
贺书荧看着破旧的房屋、苍老的爹娘和崭新的书册,心里想着爹娘为了治病欠的一屁股债,叹道:
真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