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性子,倒很像他。
皇帝心里不痛快,幽幽开口道:“朕只怕你说这些,为时已晚。前些日子,琛儿还来求赐过一回,这位姜大小姐,已有了太子的骨肉……”
“嫣儿没有……”
靖王本想立刻否认,随即觉着自己的称呼有些太过亲昵,遂清了清喉咙道,“姜家大小姐素来特立独行,她扯这个谎,不过是她的脱身之计。”
提起姜家大小姐,靖王眼里竟有难掩的宠溺。
想那日,在听完绿意讲过云嫣儿时之事后,靖王心疼得无以复加。
原知她是赵青瓷,哪怕只是一介秀才的女儿,尚有一个虽粗茶淡饭却平安无虞的童年。没想到她一个侯府千金,幼年时食不果腹、忍饥挨饿,还要日日提防明枪暗剑,竟过得比一个逃难流民还要凄惨悲凉……
靖王立誓,誓要此生,教命运对嫣儿的所有亏欠,如数奉还。
靖王继续对皇帝道:“而眼下,她虽有家,却不能回。锦乡侯府早已不复当年。如今锦乡侯世子尚在,竟要改立世子。听闻锦乡侯姜谦已递了奏折……”
皇帝暗讶,突然睁开眼睛:“还有这等事?”转而问,“你又如何得知?”
靖王坦坦荡荡道:“因儿臣心悦姜家大小姐,是以对锦乡侯府之事,皆细细查探过。”
皇帝闻言,眼中一闪而过狠意。
此话虽通,靖王却在未迎娶之时,插手未来岳丈之事,未免太急切了些罢!
皇帝觑着他:“你有何求?”
靖王仰头,直言不讳:“匡正锦乡侯府,得到姜氏云嫣。”
话虽如此,依皇帝看来,靖王此番进宫,却不全是为着自己所求。
皇帝于是命靖王起身,自己仍旧意态闲闲地躺了回去,问:“你要姜家大小姐……若是琛儿不肯呢?”
靖王立在地下,道:“姜云嫣,如今已在儿臣手上。”
皇帝差点让口水呛着,瞪眼道:“你!”
生怕皇帝缓过来,靖王提刀补上:“儿臣已向锦乡侯府姜谦提了亲,并下了小定。”
皇帝简直要一口老血喷出——他这是生米煮了熟饭,饭碗都端到了嘴边,才来知会他这个父皇!
太子好歹还知道婚姻乃是父母之命,还进宫来请求他赐婚!
不用说,赵简这逆子,定是被姜家那小妖精迷了心窍!皇帝顿觉气血上涌——他信中说得情辞恳切,皇帝当真以为他是思念他这个父亲了!
没想到他回京,还是为着个女人!且木已成舟!
皇帝顿时气滞痰壅——他家老四非姜家那个小妖物不可,但是!前头他还没断清太子与左阁老的官司,现下,又扯进来一个老四……
皇帝只觉得浑身无力,愈发只能躺着。就赵简这一番话,愣是多折了他几年的阳寿……
……
那日靖王自养心殿出来,便先后去了凤仪宫和慈宁宫请安。
到得慈宁宫,只见韶安长公主正站在殿外,指使着一个内侍拿竹竿打树上几个酸涩的毛桃儿。
韶安长公主转脸见流芳领着靖王进来,便喊道:
“简儿,我的儿!你这个不肖的孽障,还不来让姑姑好好看看你?!”
只见韶安长公主身穿一袭锦红色凤穿牡丹纹样的缂丝大衫,像一只花蝴蝶似的飞了过来。
到得靖王跟前,韶安长公主面带笑容,伸手捏着靖王硬如疙瘩的肩膀,还使劲儿掐了掐。
韶安长公主气道:“看看你,看看你!想见你一面,还得到宫里来!”
哼,若不是宫里传来消息,说靖王今日请旨进宫,她这个姑姑还不知道他已经回京。
这时,皇太后欣喜的声音从内殿传来:“是简儿,从辽东回来了?”
靖王闻言往殿内走去,只上前一跪,道:“孩儿让皇祖母挂心了。”
太后许久未见靖王,心疼还来不及,哪里舍得他跪,赶紧让他起身。
抬眼一看,靖王仍是她那个漂亮帅气的孙儿,并且历经了靖边之战,靖王身周凭添金戈铁血之气,尽是成年男子的锋锐和深沉。
韶安长公主跟了进来,一边往后头内侍捧着的水晶盘子里摸毛桃儿吃,一边道:“简儿,姑姑对你,疼爱是真疼爱,嫌弃是真嫌弃……”
太后笑道:“韶安你还不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