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另类小说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9章 代购

第9章 代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县学的夫子很少拖堂,申时过半不住校的学子就陆续出了县学大门。

程颂在门口和两名倒数的同窗道了别。

这两人早上为了多睡一会儿,都是坐了家中驴车来上学,散学就一起结伴步行回县城,反正就两刻多的路。

回到秀才院,赶上送石磨的正在卸车。虽然只是寻常石磨一半大小,也是很有些分量。

付钱之前,程颂想试试石磨好不好用,给送货的工人打了两碗水,让他们先等等。

黎仁诚帮着程颂把石磨仔细清洗了一遍,晾干后程颂想磨点麦子,可他之前只买了细面,黎仁诚也只有一袋杂粮。

程颂刚打算去邻居家买些就被黎仁诚拦住了,说每年麦收后,学田多数佃户除了留种的麦子,其余的都会全部卖掉换成银钱,而麦种去年秋播就都用了,所以这个季节有麦子的人家很少,不如直接去周家那里问问,他家条件在村里还算好些的。

就是一把麦子,程颂也没客气,直接跑去找舅父了。舅母听说他打了石磨,盛了碗麦子叫上全家人跟着一起过来参观。

佃农村只有一台大石磨,平时用得人不算多,当初周家做山货买卖的时候也用不上石磨,所以程颂买的这台小石磨也成了个稀罕物,都想看看好不好用。

见大家都对石磨挺感兴趣,程颂又去取了把黄豆。干黄豆磨出来都是大的颗粒,看大小还算均匀。

扫干净后又把舅母那碗麦子磨了三道,等舅父舅母搓了搓面粉都说这石磨好使,程颂就将尾款付了。

负责收钱的工人向程颂道了谢,又给了另外一个工人几文钱,也没管送磨的推车,自己先走了。

“你们不是一起的?”

程颂问正准备推车的工人,这人年纪不大,二十岁左右,比自己高半头,精瘦。

“回公子,那人是石匠铺的,我干的是送货跑腿的活儿,您要是需要送货搬家、跑腿送信,到县城的人力市场打听王家送货兄弟就行,我若不在也有家中兄弟在。”

这青年人很是客气,话说得也利索。

还有专门干这个的?程颂接收的记忆里没有,所以觉得有些新鲜。

“小哥怎么称呼?”程颂问。

“在下王止。”

“网址?哪个网站的?”程颂乐了。

“王站?”青年人不解。

“玩笑话,小哥莫怪,是止戈的止?”

“是,我出生那年家乡闹了水害,父亲盼着早日水止还乡,就起了这名字,可惜水是止了,家也回不去了,就到长宁县中干起了送货的营生。”

这小哥也是个爱说话的。

“如此,那送货的费用是?”

穿越后少了外卖和网购的快乐,程颂深觉这王家的服务项目很适合自己。

“寻常在长宁县中,跑腿送信或是一车轻货三文钱,重货五文。若送往长宁以外,看距离远近,附近乡镇大多八到十文一车,重货十二三文钱,像今日公子家的石磨,算重货,但离县城近,八文钱。”

一个石磨要价八百文,送货才花八文,这王止小哥的买卖也算物美价廉了。

“从县城担一担干柴到我这里多少文?”

“这里离县城西门近,城门脚下每日就有卖干柴的,大多十文钱一担,如果公子从那边买,担过来给三文跑腿钱就行。”

上次程颂去县城买货,也是十文一担干柴,给了卖柴的三文辛苦费,这小哥报的价钱挺实在。

“那劳烦王小哥这个月内每隔一日代买一担干柴送来,明日就送一担来,这里是十三文。”

“公子放心,明日一早就将干柴送来。”

送石磨还接了个生意,虽然就说是这个月内,王止也挺高兴。

现在还是农历二月,每日做饭烧火炕都用不少柴,之前都是黎仁诚自己上山砍柴捡拾。院子多了两个人,自己还得日日去县学,哪能让黎兄耗费恁多的时间去捡柴。

程颂原本打算再从佃农中雇人捡柴呢,这下也省去了麻烦。

晚饭的主食是孙大过来做的酥饼,没有荤菜,还有些猪油,程颂就让他做饼时揉了些油酥进去,自己上手炖了锅菘菜,加了大料调味也挺香。

听闻少爷找同窗订了猪肉,画砚又惦记起了红烧肉。

“不能总吃一样,明日把肉剁了,咱们吃冬瓜汆丸子。”

吴婶子给的冬瓜还在厨房放着,他们这小院没地窖,存不了几日。

“好!明日我把肉剁了等少爷回来汆丸子!”

画砚还没吃过少爷做的丸子呢!

“不用,你把肉和葱姜洗好就行,肉馅等我回来剁。”

这小胳膊小手还剁肉,伤着了少爷还得穿回家给你取创可贴。

晚饭后是黎仁诚的学习时间,程颂也回屋摆开了笔墨,自己这手字须得抓紧救。

画砚把程颂给自己买的小书桌搬过来,贴着少爷的桌子蹭点儿亮,开始研读黎秀才送的笔记。

听说是黎仁诚做的经义笔记,程颂也拿起一本,内容还没看,就被黎兄的字折服了!

科举盛行必然带动对书法的重视,一心仕途的学子都会苦练书法,以程颂当前的水平,就算他写出惊天的文章,也极可能败在他更惊天的这笔字上。

黎仁诚的字也是参照了科举主流的台阁体,可除去字形漂亮挺拔,工整流畅,程颂硬是在这最常见的字体中感受出了一丝纵恣。

十八岁的少年不但是院试案首,更是全家的顶梁柱,如此重压之下还能在笔墨间扬出些肆意,只冲这份自信坚毅的心志,他黎兄学子偶像的名头,担得瓷实!

收了原本的字帖,程颂让画砚也取了笔墨,就着一盏油灯,两本笔记,主仆二人一同临摹起来。

次日一早,刚吃罢早饭,王止就把干柴担来了。程颂看这柴比自己买得多不少,晒得也干,怕不止十文,就问了王止。

“公子满意就好,不瞒公子,这柴是我从家里担来的。”

“你家还卖干柴?”

“平日不卖,家中人口多用柴也多,无需送货时我兄弟几人就到城外山上多砍些备着,今日一早就从家中捆了些给公子送来了。”

只要柴好,程颂不介意他是买来还是从家背来,穷苦人家谁不想多挣几文钱。

收下干柴,又付了下次的柴钱,程颂就带着画砚去县学等五花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