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讀高士傳,至於陵仲子,便擲去曰:“誰能作此溪刻自處!”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相关:捡的猫是我前世情人?、负尽狂名十五年、重来一次、恋综对照组手撕渣男爆红、生活中的小插曲、别惹我(娱乐圈)、时代风华、我当然喜欢葡萄、不是教授的总裁不是一个好老公、鱼龙漫衍
梁王、趙王,國之近屬,貴重當時。裴令公歲請二國租錢數百萬,以恤中表之貧者。或譏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損有余,補不足,天之道也。”
王江州夫人語謝遏曰:“汝何以都不復進,為是塵務經心,天分有限。”
…